为全面检查教学运行情况,以《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系部教学工作内部质量控制考核办法(试行)》(豫医专〔2020〕106号)为依据,结合我校上半年教学工作实际,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通过检查及时发现漏洞、迅速推动解决,以强有力的监督推动学校各项措施任务落实落细,质量控制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各系部上半年教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期中教学检查,面向全校任课教师开展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现总结如下:
一、 常规教学检查
(一)总体情况
在院部自查的基础上,围绕日常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建设工作,将日常教学运行与管理和专项检查内容的开展情况作为检查重点,检查工作小组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集中检查、现场反馈、总结反馈”等方式对系部教学工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全面检查。整体情况较好,各系部高度重视此次检查工作,备查材料准备齐全,汇报内容详实,疫情下教学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教学秩序优良,各院系教学文件较为规范,课程思政、三全育人均有及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中,教学文件编写的质量较往年有明显提高。特别突出的有:公共基础部外语教研室的岑文玲老师、公卫学院栗鑫老师教案中的教学反思内容较具体,医学检验学院左秀凤老师、体育部李硕雨和盛强等多位老师的教案书写认真、图文并茂,特别是医学检验学院左秀凤老师的教案书写规范,教学设计各环节严谨、详略得当,并有机融入典型课程思政案例。体育部、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的教案书写整体上比较认真、规范、详细,重视教学设计。教研室教研活动记录也较往年完整,各院部教学改革扎实推进,在研项目按计划实施,并积极申报省级及校级新建项目。
(二)各院部工作成效与特色以及建议改善事项
系 部 |
成效与特色 |
建议改善事项 |
体育学院 |
1. 组织开展“坚定理想信念 潜心立德树人——2022年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常态化建设”专题网络培训,同时对老师们进行“三全育人”知识讲座培训; 2.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专业人才岗位需求调整课程内容,如针对临床专业、护理专业、康复专业开设运动损伤等,体现医学特色; 3. 结合庆祝建校70周年举办学生体育活动方案。 |
1. 建议总结提炼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改革 2. 结合体育课程开展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系列活动 3. 二级督导教学评价区分度不大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 实践教学主题:“青春心向党·喜迎二十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声诵读;青春心向党·喜迎二十大——校园精彩行微电影制作等; 2. 教研活动“练兵”和说课相结合:思政课大练兵要求人人练、章章练、节节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效性研究获批202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杨喜冬); 4.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三全育人”工作专题会议。 |
1. 无课程思政相关项目,要改变理念,不是说思政课就不需要课程思政,要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个人成长等存在问题紧密结合,让思政课入心入脑 2. 二级督导教学评价无优良中差区分度 |
检验学院 |
1.三教教学改革特色鲜明: 新形态教材: “《生物化学检验》活页式教材” 刘隽; “《微生物学检验》活页式教材” 陈松建; “《免疫学检验》活页式教材” 王书伟;河南省十四五规划教材-首批职业教育 左秀凤主编《生物化学》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召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专题会议,制定检验学院《“三全育人” 工作体系方案(试行) 》,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具有特色和亮点,形成特有的经验; 3.生物化学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思政典型案例,《生物化学》获评2021年课程思政示范课。 |
1.建议总结提炼出典型课程案例集 2.部分教研室无课程思政相关专题活动 3.二级督导教师课堂评价无区分度 4.题库建设题量不足 |
护理学院 |
1.三教改革特色鲜明:一是教材改革:联合行业专家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护理学基础》、《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的编写工作;加快推进已立项的新形态教材《麻醉护理学》、《高级助产学》、《康复护理》工作;二是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获得省级一等奖一项,获批河南省级重点课题-项。《人才链匹配产业链视域下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骨干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获批2022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 2.“三全育人”专项工作扎实开展: 开展学院领导“三进入”、专业课教师“三指导”、家长“三联系”;建立2022年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学院首届技能操作大赛工作方案; 3.选派教师参加参加护理专业带头人领军能力研修国培项目的培训,骨干培训专家团队建设国培项目培训; 4.落实护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方案和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建设任务。完成省教育厅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护理高水平专业群中期总结工作; 5.持续完善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养老育幼)的建设。 6.根据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提升项目工作安排,2022年1月引进智慧实习管理系统; 7.推进 2020级助产与康复护理专业产后康复教改班教学,聘请郑大三附院、河南中医药大学三附院等产科专家为学生授课; 8.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康养综合实训楼项目成功入选“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高等职业院校储备学校;我院与河南省稚屋托育服务有限公司联合申报《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入选河南省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建设;护理学院教工党支部获评第二批全省高校省级样板党支部。 |
1.部分教研室教研活动次数少 2.二级督导教师课堂评价无区分度 3.题库建设题量不足 |
基础医学部 |
1.人才培养方案重点修订了三维目标、明确加入课程思政目标、融入“三全”育人理念、改进了考核方式,按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对理论和实践教学学时进行了调整,将“三全育人” 纳入基础医学部年度工作计划,召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专题会议记录; 2.课程思政特色鲜明:课堂育人《抗高血压》教学案例 、《护理药理学》获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省级) 《病理学》课程思政示范课(校级); 3.病理学课程思政研究获批省级课题。 |
1.二级督导教师课堂评价无区分度 2.无“三全育人”专项活动 |
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 |
1.专业教师“三指导”:预防医学教研室、心理教研室、医学营养教研室均指导有学生社团;预防医学教研室开课初期即设计了专业技能竞赛,并同步开放了实训室,项目推进中; 2.“推进心理育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及心理教研室老师指导的心理健康协会开展了社团活动,2021年,改进项目《“性”会有你——大学生性教育讲师社会推培行动》再次活动三等奖。 |
1.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较少,无课程思政实践活动及相关支撑材料 2.二级督导教师课堂评价无区分度 3.题库建设题量不足 |
临床医学院 |
1.课程思政工作稳步推进:组织多名教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创新”培训,制订了“医者仁心 医者大义”课程思政实践活动”方案,对专业课课程思政进行一体化设计,并举办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大赛,在学校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中何智丽(外科学)获得特等奖,张凤娟(内科学)获得一等奖,王莹 (诊断学)获得优秀奖。初步建立了课程思政案例库; 2.“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逐步深入,举办了“实训室文化育人建设方案评比活动”,边实践边总结,提升改革的实效; 3.制定有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有5年一轮的轮训计划; 4.三教改革特色鲜明:构建“岗-课-证-赛”融通的课程体系;活页式教材等新形态教材的开发;持续推进“理实一体”教学改革,获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重点一项,一般一项; 5.精品在线课程 :省级精品在线课通过考核认定:联合主持的《外科学总论》--王湛 ;《诊断学》--皇甫赟。2021年已立项《内科学》、《中医学》2门校级精品在线课,正在建设实施中,等待教务处组织结题验收; 5.卓越医生“3+2+1”贯通式人才培养持续推进,已向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处申请举办3+2+1卓越助理全科医生联合培养实验班 ,等待批复。 |
1.加大二级督导力度,公正评价教师课堂质量 2.题库建设题量不足 |
医学技术学院 |
1.二级质控文件齐全,发布《医学技术系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线上教学质控工作的通知》,继续强化线上教学课程的质量监控;制定了《医学技术系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 2.开展课程思政、三全育人活动,将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工作。 |
1.建议将课程思政、三全育人切实落实到工作中、有机融入课堂 2.将二级督导教学评价相关制度落实落细 |
公共基础部 |
1.艺术教研室开展了“建团100周年”、“你眼中的春天”、“艺气春生”美术作品展;以“讲好中国故事,介绍中国和中国文化”为主题,开展了英语演讲比赛。庆祝建校70周年“生”“声”不息、“艺”“响”天开艺术教学实践系列活动方案; 2.举办公共基础部课程思政课堂创新能力大赛; 3.大学英语团队获得2022年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级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 |
1. 加强二级督导工作,教师课堂评价要有区分度 2. 题库建设题量不足 3. 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较少,注重总结与提炼 |
药学院 |
1. “三全育人”“课程思政”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如:组织多媒体观看电影,专业教师指导实习就业,朋辈教育,开展党课活动,深化公寓文化建设,种植药材开展特色教育等; 2. 实践方面,建设中药种植园,高度重视劳动教育; 3. 2021年度河南省医药教育研究项目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体系构建研究——以河南医专药学系为例》 丁绍家。 |
1.无内部质量自我诊断整改的过程体现 2.题库建设题量不足 |
(三)线上线下督导评价情况
本学期质控办共组织校级兼职教学督导员16名,专职督导员3名,分六个督导工作小组,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以线下听课为主的督导评价方式,持续开展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工作。截止到教学周第八周,六个督导工作组听评课157人次,共计68名教师,90分以上146人次,90分以下11人次,优秀占比为93%。其中,最高分96分,最低分85分。具体分数分布情况如下(图1):
截止到教学周第八周,各学院(部)完成督导听课教师数为149人,二级兼职督导实际完成学期督导任务的 50%。其中,检验学院二级督导任务完成率达78%,医学技术学院为67%,体育部为61%,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为57%。各学院(部)督导具体情况如下表(图2):

督导员反馈:任课教师课堂教学整体评价较好,教师备课充分,课堂教学内容熟练,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教学环节衔接自然,教学组织有序,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存在问题与不足:
1.个别任课教师课件制作不够精良。课件文字内容较多,色彩对比不明显,重难点不够突出,部分内容标号、层次不够清晰。建议科学设计PPT,合理布局课件内容,突出重难点,提高课件质量,进一步美化课件,增加课件的艺术性。
2.实验实训课堂普遍存在缺乏课堂组织与管理。实验实训课学生操作积极性不高,纪律散漫、玩手机、交头接耳现象普遍,教师缺乏管理和巡回指导,建议任课教师引导学生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改革实验实训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应用能力。
3.进一步提高线上授课质量。因疫情管控,个别教师的线下课需改为居家线上授课,学生则集中在教室观看直播授课,个别线上课出现噪音,加强学生互动,设置提问等环节,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克服网课弊端。
4.教案、课件与课堂教学实际不一致,部分课程课程标准以及教案中均有课程思政,而课堂教学中缺少思政元素。建议教师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紧紧停留在比赛中和课程标准中。
(四) 教研活动督导
19位校级专兼职督导员,分七个督导小组对全校二级学院(部)47个教研室的教研活动进行深度参与和检查。截止教学周第八周,共参与完成18个教研室的教研活动。各教研室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探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阶段性总结,及时发现并认真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提升教学效果。由于疫情影响,部分教研室教研活动开展工作在时间上受到限制,活动开展不足。
二、 专项重点工作检查情况
“课程思政”、“三全育人”工作各个院系均有专题工作会、专项工作方案,均能将“课程思政”、“三全育人”有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大部分院系均能按照方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做的比较有特色的有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有方案,检验学院能够做到有方案、有活动、有成效,其他院部落实不够扎实。
三、 整改事项
(一) 人才培养方案中各专业课程学时的设定有待进一步论证,各院部要及时更新课程标准版本和落实细化课程标准中考核评价标准,落实过程考核。
(二) “课程思政”、“三教改革”、“三全育人”不能停留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中,要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和日常教育活动中,切实落实学院领导“三进入”、专业课教师“三指导”、家长“三联系”。
(三) 各院部要进一步规范教学文件管理,做到归类归档管理。个别院部日常教学秩序检查记录如集体备课和专项检查缺少相关具体制度,检查落实不到位,教案书写不规范,部分教师对教案反思及总结不重视,出现内容雷同或缺失现象。
(四) 健全二级教学监控体系的组织、制度建设。各院部均能按要求建立二级院系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但没有制定相应精准的整改措施和方案,缺乏后期相应的整改落实和反馈的监控与管理,要自觉加强各院部质量主题责任意识,加强教学过程监控体系和教学过程评价与考核机制,把制度落实到位,使得教学监控体系真正形成完整有效闭环。
(五) 改革疫情下教研活动方式方法,可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围绕课程特点和教学工作中存在问题教研活动专题化、教研内容系列化、教研形式多样化,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整体提升教学水平。
质量控制办公室
2022年5月2日